个人简介:郑祥宇,共青团员,welcome欢迎光临威尼斯公司资源与环境2021届硕士研究生,学院研究生会学习学术部负责人、院篮球队成员。2022学年共发表SCI论文5篇(中科院TOP期刊4篇),总IF=48.51,其中他作为唯一作者的2篇,总IF=16.262;参研国家级项目1项、校地合作项目3项。获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校级优秀研究生等荣誉。
孜孜不倦、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做好每一件事这是郑祥宇常对自己说的话。研究生入学时的他成绩并不算好,但他没退缩,而是在求学路上笨鸟先飞。
本校毕业的他早早进入了环境规划与管理团队,懵懵懂懂地在导师潘恒宇的指引下阅读了大量低碳、节能、绿色生产相关的文献。通过学习,他发现自己对农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一期间,他从零开始钻研环境核算体系的方法和原理,学习大数据处理软件和制图工具的相关知识,关注国内外前沿研究……慢慢地,他对研究方向形成了初步认识,也逐渐摸索到了科研的门路。
有了方向,不代表就能一帆风顺。面对“低碳可持续”这个未知领域,研究常常面临“开荒”,领域的汇聚、学科的交叉,都需要学习大量理论和方法,攻克一系列的疑点难点。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探寻中面对困难,郑祥宇从不放弃,而且他还会针对难题为自己制定详细的计划,孜孜不倦、脚踏实地去解决它。
经过五个月夜以继日的研究学习,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第一篇SCI的投递。
精益求精,学以致用
科研实质没有差别,永远是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认知的提高从粗略的方面向更细致的方向前进。作为一名专业型硕士,在思考如何将自己的研究运用到乡村振兴中去这一问题时,郑祥宇的看法是: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探寻农村绿色低碳是可持续发展路径的重中之重。如何在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至关重要。对于此,在校地合作科研项目依托下,他对四川省农村开展了实地调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符合四川农村发展的协同驱动框架,为实现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科学依据。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在这一年多的研究生科研学习中,郑祥宇在导师带领下努力探寻着一条属于我国特有的农业低碳可持续发展路径。随之而来的,是他的科研成果也获得了国家青年基金的认可并成功立项。
取得的这些成果,给了郑祥宇更多的自信和热情。一路走来不论是“三点一线”的学习状态,还是调研路上的舟车劳顿,亦或是基层一线的艰苦环境,始终没有动摇他对专业的热爱,没有改变他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青春力量的决心。“我会继续按照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实际行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我国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未来,郑祥宇已经有了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