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垃圾分类频上热搜,成为时下环保的热议话题。《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开启了上海市垃圾分类的强制时代。而脱离法律的约束,垃圾分类在四川省部分地区的落实情况如何呢?7月14日至19日,welcome欢迎光临威尼斯公司welcome欢迎光临威尼斯公司“绿.卫”实践团队共17名学生走进雅安市雨城区姚桥小区,就该问题展开社会调查。
雅安火车站、汽车客运中心、公交总站交汇于此,姚桥小区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优势,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渐推进和交通枢纽中心形成,姚桥小区所处的位置已经成为雅安城市建设的窗口,整体发展良好,具有代表性。
记者观察到,虽然小区周边流动人群密度较大,但是整体环境优良,地面上几乎看不到垃圾,围墙上遍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画,写着充满正能量的宣传标语,展现了良好的文明城市风貌。
针对姚桥小区的特殊性,调查组设计了《垃圾分类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与面对面交谈相结合的方式,随机抽查姚桥小区居民以及车站附近人群共50人,并将调查组17人分为四个小组分别行动,从而确保调查的严谨性及广泛性。
经过为时两天对小区周边环境的熟悉与考察,调查于7月16日上午正式展开。小区里,“生活还是有点安逸哦,车子不再像以前一样乱停乱放了,围墙上也没有人乱涂乱画。”“很少看到有人往地上扔垃圾,而且会有人定期来打扫。”“楼下都有垃圾桶,倒垃圾很方便。”亭子里乘凉的老人,店铺里的劳动人员,路上的行人纷纷表示到,这也展现出了姚桥小区人民较强的环保理念。
但是对于垃圾如何分类,日常生活中是否做到垃圾分类的问题,小区多数人的意识相对薄弱。“平时没有特别注意去垃圾分类,也不懂咋分类。”“我只觉得垃圾应该丢到垃圾桶里,但是没有分类的习惯。”通过与区民的聊天与观察,实践团队了解到,垃圾分类的落实情况在姚桥小区还不够到位,垃圾桶分类标注不明确,垃圾桶内出现垃圾乱放的问题。
对此,团队成员通过查询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整理出了一系列有关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并于7月18日仔细地向居民们进行科普,例如可回收垃圾可以理解为可拿出去卖钱的废弃物,不可回收垃圾大多是平常生活中餐余垃圾。
7月19日上午,实践团队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同与居民交流时所显示的情况大体相同,75%的居民表示不了解如何垃圾分类、平时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一半居民认为因为垃圾桶本身没有区分,自己没有接受过相关宣传教育,所以缺乏分类知识,导致未将垃圾分类处理。但欣喜的是,90%以上的居民对分类垃圾桶的设置表示赞同,并希望去了解相关知识,为生态环境建设做出努力。更有居民提出了宝贵建议:希望政府完善垃圾分类设施管理制度,各级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回收,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投资。
关于造成垃圾分类问题的“瓶颈”原因,当地居民认为是政策机制不完全及人们意识薄弱。调查小组认为:居民社区应通过设立宣传栏、垃圾分类督导员等方式,对居民进行相关宣传教育;政府应降低垃圾分类的难度,让垃圾分类更简单、更可行;大学生应主动走进社会,多与各地群众有效沟通,从而了解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
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解决垃圾问题迫在眉睫,但也绝不是一个人、一个社区、一个单位的事情,无论是垃圾减量,还是垃圾分类,或是垃圾再利用,都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出力、共同参与。
据悉,welcome欢迎光临威尼斯公司welcome欢迎光临威尼斯公司学子将肩负起“环境人”的责任,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继续走访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与政府的环保信息交流,进行对群众的环保宣教,不断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前沿,用行动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宋佳 图/王雨欣)